原标题:涉嫌偷取同行数据 “车来了”5人被批捕
记者昨天从深圳市检察院获悉,因为涉嫌盗取公交实时软件“酷米客”后台数据,包括“车来了”CEO在内的5名员工日前被深圳市南山区检察院批准逮捕。这是国内首起以实时公交软件开发公司侵权案件刑事立案的案件,在业界引起不小的震动。
“酷米客” 后台数据被盗
记者获悉,今年1月,深圳南山警方接到深圳市谷米科技有限公司报警,称该公司开发的一款实时公交查询软件“酷米客”后台数据被不明人员盗取,公司损失巨大。警方立案侦查发现,公交到站查询软件“车来了”涉嫌入侵“酷米客”后台数据用于商业用途。
记者了解到,“酷米客”是由深圳市谷米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8月推出的一款实时公交查询软件,向用户免费提供实时公交定位服务,经过多年发展,目前该软件日活跃用户达到420万,总用户高达5000万人,在从事该行业的十几家公司中占据龙头位置。2014年底,谷米科技有限公司发现自家的后台数据被不明人员盗用,经过技术手段追溯IP源发现来源于杭州,经过警方的调查确认是“车来了”通过非法手段入侵后台抓取数据,之后将数据占为己有,用于公司商业用途。
而“车来了”则是由武汉元光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9月开发的一款同类软件,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覆盖全国数十个城市。
“酷米客”与“车来了”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,但是后者并没有停止数据窃取行为,仅深圳地区就对“酷米客”后台每天进行300万次以上的攻击,长达2年以上。据相关人士透露,警方在查处该公司总部时,其电脑里明码储存着大量偷盗数据。
公司称损失近一亿元
“酷米客”公司COO李黎明表示,“酷米客”在全国4万多台公交车上安装了GPS装置,加上研发团队、平台搭建和日常的运营维护等公司为此花费近1亿元。数据对于“酷米客”而言是最重要的资产,然而“车来了”透过不正当的竞争方式获取数据,先后获得了数千万元的融资。李黎明称,参考业内同行获得的融资估算,“酷米客”的这些大数据衍生出来的价值高达20亿元,而大数据被盗,对公司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。
李黎明称,后台数据被盗对“酷米客”而言事关生死存亡,“如果任由其他同行盗取我们的数据,那么我们公司之前的投入和付出也就付之东流,公司就难以为继。”
盗数据被追究刑责
记者采访中了解到,近年来非法入侵获取数据进行倒卖、或用于商业用途的案例屡见报端,但像这种大规模的通过黑客手段盗用竞争对手数据的案件,在业内尚属罕见。随着互联网新兴行业中这种非法获取数据被追究刑责的案例出现,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保护的警钟被敲响。
深圳律师郑黎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本案中的涉案当事方直接到另外一款竞争软件后台,大量盗取其信息数据以自用,显然已经涉嫌构成犯罪,按照刑法第285条规定,违反国家规定,侵入国家事务、国防建设、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,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、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,情节严重的行为即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;其中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而负责此次案件的律师张泽吾则称,国内个人行为盗取数据案件不胜枚举,大多行为只构成民事诉讼。但像本案大规模有组织有分工,达到刑事犯罪的窃取行为在国内尚属少有,像“车来了”这样肆无忌惮的窃取数据,削弱竞争对手优势的方式非常罕见。编辑:林润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