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脚鹬(英文名:Common Redshank,学名Tringa totanus),是鸻形目丘鹬科鹬属的鸟类。别名赤足鹬、东方红腿,英文名直译为普通红脚鹬。中等体型(28厘米),腿红色,基半部为红色。上体褐灰,下体白色,胸具褐色纵纹。比红脚的鹤鹬体型小,矮胖,嘴较短较厚,嘴基红色较多。飞行时腰部白色明显,次级飞羽具明显白色外缘。尾上具黑白色细斑。夏季上体锈褐色,羽轴黑褐色。下体白色并密布黑褐色纵纹。嘴和脚橙红色,嘴端黑色。飞行时白腰和翼内侧后缘宽阔的白色带明显。冬羽颜色较淡。虹膜-褐色;嘴-基部红色,端黑;脚-红色。 红脚鹬和鹤鹬非繁殖羽的区别:1、红脚鹬体型稍小,矮胖。2、红脚鹬的嘴比鹤鹬短厚,上下嘴基红色较多;而鹤鹬嘴细长,仅下嘴基红色且红色较少。3、红脚鹬飞行时可见翼后缘白色;鹤鹬无白色的翼后缘。 红脚鹬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,栖息于海滨、江河、泥滩、河岸边、沼泽地,以甲壳类、软体动物、昆虫等为食。繁殖期5~7月,在水域附近的干燥地面营巢,每窝产卵4枚。(湖北日报客户端洪湖宣)
洪湖保护区物种简介——红脚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