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科普中国]-船钉鱼

[科普中国]-船钉鱼

学名:蛇鮈1(Saurogobio dabryi),属鲤形目,鲤科,鮈亚科,蛇鮈属。俗称:船钉子,白杨鱼,打船钉,棺材钉,沙锥。英文名:Longnose gudgeon。体色上灰下白,沿侧有1宽黑条。为底层小染鱼。肉食性以底栖无存椎动物为食。肠短于体长。喜伏游于漫水水底。成年个体全身常有表皮质小突起2。

简介船钉鱼(Saurogobio dabryi)亦称“白杨鱼”。鱼纲,鲤科。体延长,亚圆筒形,长达二十余厘米。银灰色,具一纵行黑色斑块。口呈马蹄形,具短须一对。底层栖息,食无脊椎动物。分布于我国各地淡水中。是普通食用鱼类之一3。

形态特征体延长,略呈圆筒形,背部稍隆起,腹部略平坦,尾柄稍侧扁。头较长,大于体高。吻突出,在鼻孔前下凹。口下位,马蹄形。唇发达,具有显著的乳突,下唇后缘游离。上下唇沟相通,上唇沟较深。口角须1对,其长度小于眼径。眼较大。背鳍无硬刺。侧线完整且平直。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青灰色,腹部灰白色。体侧中轴有一条浅黑色纵带,上有13-14个不明显的黑斑。背部中线隐约可见4-5个黑斑。胸鳍、腹鳍及鳃盖边缘为黄色;背鳍、臀鳍及尾鳍为灰白色。

生态习性蛇鮈为栖息于江河、湖泊中的中下层小型鱼类,喜生活于缓水沙底处。一般在夏季进入大湖肥育,主要摄食水生昆虫或桡足类,同时也吃少量水草或藻类。雌鱼一般体长10.6厘米即达性成熟,生殖季节为4-6月,在河流中产漂浮性小卵。

地理分布分布于香港、南京、江阴、南昌、四川、开封、利津、吉林、洞庭湖、汉口、寿县、济南及北京(通县、卢沟桥)2。

经济价值个体不大,最大个体仅达24厘米,一般多为10厘米左右;但数量较多,体肥壮,味较美,有一定经济价值。

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:

张岩 - 副研究员 -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