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

RSS订阅

收藏本站

设为首页

当前位置:首页 > 鱼漂 >

钓鱼的浮漂应该如何选择,有什么种类?

发布时间:2014-01-22 16:37 类别:鱼漂

首先,浮漂的灵敏度和它的浮力是成反比的,浮力越大吃铅越重的浮漂,其灵敏度就越低;
---但是在同体积的情况下的一款浮漂,浮力越大的则越灵敏,这点比较重要!

如果钓友是想买一款水库钓鲤鱼的浮漂,杆子长度在5.4左右,希望吃铅大,好抛竿,目标鱼种主要是钓鲤鱼,但是又希望浮漂有较好的灵敏度。==>可以按照下面选择:湖库钓鲤,不同于池钓,精养池的鱼是经过反复钓放的,鱼类的警觉性非常高,不同于野外的生口鱼,容易黑漂。
所以,要按照你的垂钓地点去选择浮漂,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灵敏度,野外垂钓的鱼情和精养池得鱼情是不一样的,有生口鱼与滑鱼之分。即使是野生的鲤鱼,其警觉性也是非常高的,漂相往往是半天动一下,再半天动一下,那是试探有无危险,再等半天突然就来个大黑漂,这个时候,追求灵敏度只会让你连连空竿,鱼在试探第一口的时候你就起竿了,小命要紧,早就逃之夭夭了。。。不是说钓鲤鱼就不追求灵敏度了,但是这样的情况灵敏度不是主要的,分清主次是比较重要的,如果要求用钓大鱼的漂,但是又要追求鲫鱼漂的灵敏度,那是不太现实的,我们只能择中选择是比较理想的方式。

野外钓生口的鲤鱼,请不要说喜欢吃铅大,但又追求灵敏度高的浮漂,灵敏度是相对而言的。每一支浮漂都有它的最灵点,具体要看我们怎么去调用,去读懂,即便是同款型,同一个号数的浮漂,往往他们的最灵点也不相同,我们要反复试钓,才会知道结果。世界上没有完全2片相同的叶子,浮漂也是,同样2支浮漂它的外形一样,内部结构就不尽相同了。这也是很多钓友为什么总是疑惑,我上次买的一款漂很好用,这次买的同样一款,同号数的,同样调四钓二,但是怎么没有上次好用了呢?这次买的感觉是假的!希望看了以上的内容,可以打消你的疑虑。

再说池钓鲤鱼,若是经常钓放的鱼,我们往往就需要灵敏度好一点的浮漂了,这就需要漂体相对要小的一款浮漂,如果是多种鱼情兼顾,用混养型的即可。钓鲫鱼的漂可以钓鲤鱼,钓鲤鱼的漂虽然可以钓上鲫鱼,但是就不合适了,大家斟酌斟酌。

通常钓鱼以鲫鱼居多,鲫鱼漂型众多,我就按鲫鱼的个体大小来区分浮漂:

幼鲫 瓜子鲫 ——以这个个体设计的漂型

一般为软尾小漂体,漂尾短,主要是用于池钓,要求灵敏度高,常见的有孔雀羽材质,芦苇。北方钓冬大棚一般以这种漂居多。

瓜子鲫 中等体型 大鲫 ————池钓野钓,材质都有,芦苇,巴尔杉木,孔雀羽。漂型众多,梭形,枣核型,等等,按功能特点有下底快的,翻身快的,钓行程的等等,钓混养的漂型也适应钓大鲫鱼,我只介绍下浮漂的功能特点,具体使用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。钓无定法,适者为佳!

尾越短,身越短的浮漂则翻身越快(如水皮漂)
脚短,身细长,下底快(如梭形漂)
尾长,脚长,身短的翻身慢,下沉均匀(如枣核型的漂)

水皮漂——打浮鱼,快鱼。
梭形漂——底钓型,下底到位快,信号传递稳。
枣核漂——钓半水行程截口深水,尾长脚长在底钓时信号具有放大效果。

再说说几种漂尾的颜色以及特点 红绿尾 红黄尾 橙黄尾 阴天尾 加粗尾 倒锥尾 扁尾 滑尾

红绿尾——目前市面比较流行的漂尾颜色,放大效果一般,红绿尾在有水草的水域更是要慎重选择!

红黄尾——放大效果与橙黄基本无区别,我个人偏爱这个颜色。

橙黄尾——比较大众的漂尾颜色,放大效果是最为醒目的一个颜色,但是有个小缺点,橙黄尾的漂尾在使用过后,感觉第一目较容易褪色,看起来有点旧旧的,但是这个颜色一直以来是使用最多最广的。

阴天尾——在光线不足,如黄昏前后,阳光照射不到的水域,阴天的情况下观漂比其他颜色要好很多。

加粗尾——一般情况下有1目 2目 3目加粗或1 ,3目加粗,适宜长杆观漂不易,视力不好的钓友。

倒锥尾——不同于加粗尾,加粗尾是硬尾套上软尾实现加粗,加粗幅度一般要大一些,而倒锥尾是一支硬尾,上粗下细,适合视力不好但又不希望灵敏度太差的钓友,比如我自己,我自己经常这样改尾,以适合自己的垂钓需要。

扁尾——顾名思义,就是头上几目是扁的,放大效果好。

滑尾——漂尾画好彩后加上一道清漆,好处是不容易褪色,缺点是荧光漆的放大效果被打折扣。

几种漂尾颜色(由于底色与漂尾粗细不同,请勿比较鲜艳程度,这里只是列举出漂尾颜色,以方便区分)
分别是 红绿尾 橙黄尾 红黄尾  阴天尾

买垂钓用品,如果不清楚自己想要哪款,至少你需要告诉店家这些:
一,首先,要确定你所垂钓的对象鱼或者鱼的大小;
二,你所垂钓的水深以及杆长;
三,价位与材质。
若是买浮漂,最好是告知自己的视力情况。